中国不变的国名就是China,它是‘赤那’(蒙古语‘狼)的音译
用汉语的“中国”来指代我们这个国家是中华民国以后的事情,历史上的“中国”仅仅指代中原一带,“中国”本来只是个地理概念,而不是国家的称呼。其实,‘中华民族’也是民国才产生的概念,古代民族划分是很严格的,不会把汉族和其他游牧民族混为一谈。中华文化中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民族国家的概念是西方才有的。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朝代名很多,但是真正不变的国名只有一个:China——‘China’就是中国国名的读音,也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承认的读音。
#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成为China,“China”这个词最重要的是它的读音。
中国自古以来,大部分时间、被大部分国家称呼为China。只有少数国家称中国为:拓跋Tabac或契丹Kitai。
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古罗马人也把中国记作cina,那是英文china的来源,就是说英语刚出现的时候,中国就已经被称为china了。日本称中国为“支那”始于唐代,日本僧侣翻译中国经书,将“中国”音译成日语“sina”(读音),所以从此以后,日语中的汉语就叫“sina-Japanese”,日本的汉文化就是“sina”文化。
中国本来的称呼就是china。法语chine,梵语Ci^na—stha^ na,以及Sin, Thin,或 Sinai,Thinai等等都是外国人对china的音译。中国就是china,自古以来就被称为china,这个称呼亘古流传。中国是个朝代更迭但国家名称始终不变的国家。
# 因出产某种特色产品而以此为名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中国的西方名称China是指“瓷器”、“丝绸”、“茶叶”等等吗?
中国难道会以‘某种特产’作为国名?
因出产某种特色产品而以此为名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如此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来,在世界历史上也找不出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名称必定来自那个地方人们的自称,特别是统治者的自我称呼。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个统治者以瓷器自称过,因此china不会是从瓷器来的。中国历史上先有China的称呼,再有中国的瓷器。所以瓷器以中国为名,而不是相反。瓷器china,来自中国的国名“China”,而不是相反。
中国的西方名称china从何而来?一般认为来自瓷器,说中国古代精美瓷器远销欧洲,西方人便以瓷器指称中国,英语china一词也确有“瓷器”的意思。那么china本义真是瓷器吗?非也!这是重大的历史误解和讹传,China之称呼来自遥远的过去,与华夏文明起源有关。
China的历史远远久于瓷器,瓷器产生在唐宋时代,开始远销欧洲是在元代,唐宋之前中国没有瓷器,只有陶器。古印度梵文史书也把中国之地记作cina,读音与古代意大利语完全一致,都没有瓷器的意思。由此可见,china不会是从瓷器而来的,很迟以后才被赋予了“瓷器”的意思。古印度梵文和古罗马文都是拼音文字,注音比较准确,两者高度一致,说明这个国名,确切地说地方之名,注音没有走样。古代日本人与欧洲人没有机会接触,“支那”这个称呼不会是从西方传去的,“支那”也没有“瓷器”的意思。
# 我以为China(cina)来自蒙古语“狼”的读音“赤那”
既然China本身就是外国人音译,所以China是个读音,那么它必然有本来的意义,世界上没有“只有读音,没有意义的国名”。
我以为China(cina)来自蒙古语“狼”的读音“赤那”。西方人最先接触到的中国人,就是中国的游牧民族,他们把游牧民族崇拜的“赤那”(狼)当做中国的国名——china(cina)。
为什么西方人最先接触到中国的游牧民族呢?很好理解,中国的农耕汉民族是定居型,难以和其他国家的民族进行沟通和交流。汉族是个内聚、内敛的民族,长期的农耕生活塑造了汉族人的性格:他们不愿意迁徙,不主动和其他民族发生交流,喜欢过封闭自得的生活。而中国的游牧民族恰恰相反:他们有开拓新生存空间的强烈愿望和野心,他们有很强的流动性、乐于迁居、向往自由,他们主动地向西方前进。——西方人最先接触到的中国人必然是游牧少数民族而非农耕汉民族。
西方人最先接触到中国的游牧民族,所以在西方,中国游牧民族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农耕汉民族创造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除了日本、朝鲜等东方国家之外,西方各国对汉文化、儒家文化几乎是一无所知。
在古代,西方人接触到了远道而来的游牧民族,看到他们骁勇善战、相貌明显不同于西方,他们内心感到非常震惊,必然问了中国的游牧民族两个最基本的问题:1、你们是什么人?2、你们从哪里来?——不要小看这两个问题,对于古人来说很难回答,古人地理知识、生理知识欠缺,不可能回答得很详细、很科学。我相信中国的游牧民族是这么回答的:1、我们是狼的后代;2、我们来自东方的土地。
游牧民族给西方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们自称“狼的后代”,狼图腾又比比皆是,游牧民族又是“狼性”的民族——“赤那”(狼)就是游牧民族最鲜明的写照!西方人基于他们对东方人的认识,他们只知道中国有“赤那人”,不知道还有农耕汉民族。
西方给遥远的东方国家取名为china,就是音译“赤那”(狼),一点都不奇怪。
# 俄罗斯人将中国称为“契丹” (kitan,kitai)
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国家名称:赤那China、拓跋Tabac、契丹Kitai,三个都是中国游牧民族文化的产物。 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汉文化反而对中国国名没有影响力。
在俄语、希腊语,以及中古英语中,整个中国均被称为“契丹”。如现在在俄语中中国的发音是“Kitay”。 当代英语也有用"Cathay"来表示中国,如 Cathay Pacific(国泰航空,“中国太平洋航空”)。
俄罗斯人将中国称为“契丹” (kitan,kitai),与中亚人和西方人称中国为“赤那”出于共同的道理。当时的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因此俄罗斯人把中国称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俄罗斯人不知南方有汉人建立的宋朝,只闻南方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契丹比大宋早出现44年),同样,西亚人不知东方有汉民族,只知东方有“赤那”族,即狼图腾的游牧民族。
俄国人并没有因为契丹人的消亡而改变对中国的称呼,西方人同样也没有因为戎狄的消失而改变对中国的称呼。
# 对于“china”这一名称的来源于“秦”、“茶”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中国使用“china”这个英文名称始于1912年,可是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知这个东亚国家的名称了。从时间上来看,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cina”一词在印度梵文中的出现的最迟时间也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茶叶的出口也要晚于这一时期。由此可见,印度梵文中的“cina”和中国的“茶”和中国秦国的“秦”并无关系。
# 游牧民族戎狄以狼为图腾、打着狼旗东征西战,给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
古代的戎狄或他的先人正是操着蒙古语的一个庞大的社会集团,因此,“cina”一词的含义应该能够在今天的蒙古语中得到相应的解释。在蒙古语中,狼的读音可谓与“cina”非常相象,读做“赤那”,意思为“狼”。西方国家为什么称呼戎狄为“赤那”即“狼”呢?因为戎狄以狼为图腾、打着狼旗东征西战。
在《蒙古秘史》的开篇第一章便说:“天命所生的苍色狼与惨白色鹿同渡腾吉思水来到斡难河源的不儿罕山前,产生了巴塔赤罕”。《国语·周语》记载着:“穆天子西狩犬戎,获其五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学家翦伯赞考证:“白狼白鹿是当时的氏族”(翦伯赞《中国史纲》,三联书店,1950年版)。这是很明显的图腾崇拜,是两个以狼和鹿为图腾的姻族。
《魏书·列传第四十九》记载,“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后魏太武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茹茹”也称为“柔然”),世居金山,工于铁作。金山状如兜鍪,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或云,其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有孕焉。彼邻国者,复令人杀此,而狼在其侧。使者将杀之,其狼若为神所凭,?然至于海东,止于山上。其山在高昌西北,下有洞穴,狼入其中,遇得平壤茂草,地方二百余里。其后狼生十男,其一姓阿史那氏,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此记载中的“阿史那”就是“赤那”,“狼头纛”就是狼头旗。
唐朝的王涯在其诗中就写到:“旌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韩信计,日下斩成安。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这里的“狼头”指的正是打着狼头徽号战旗的北方游牧民族。
# 中国游牧民族对西方的侵扰是人类大迁徙的根源之一。 ——西方人由此才开始和中国联系
从公元前二千年初起, 几乎在蒙古-青藏高原以西的整个欧亚大陆, 发生着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种族扩张, 这就是在从印度到西班牙的辽阔土地上, 原始印欧人(indo-europeans) 都开始逐渐替代当地居民。中央亚细亚境内的雅利安居民,便开始向临近的各地区施行压力,人口开始迁徙,到公元前1000年时,这个移民运动才达到他的最高潮。
雅利安人离开中央亚细亚被迫迁徙,麦高文认为是由于气候变化所致,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是由于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但麦高文同时提到:当公元前1900到1500年间,我们发现有一群“野蛮人民”突然出现在近东,他们颠覆了当时该地所存在的多数帝国,加以分割,而自建王国,……
根据研究的结果,晓得这些蛮族全体所说的语言,和雅利安种并无关联。也就是说,麦高文所提到的“野蛮人”的语言不属于印欧语系,那么这些人的语言有极大的可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如果此推断成立,这些“野蛮”人无疑是东亚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基于游牧民族在近东所展示的“野蛮”行为,我们不得不考虑雅利安人的迁徙也应该与他们的东临中国的游牧民族有直接的关系